看「繁花」回忆上海
「繁花」为什么好看,为什么对上海人这么有文化共鸣我已经不需要再赘述了。看这部戏的时候我不停的回忆起我经历过的 90 年代,因为太多太多的细节都感觉跟我的个人经历有关,但是我发现这些回忆在我的脑子里已经很模糊不清了。所以我应该趁还没有完全忘记的时候把他们写下来。
有很多人对这部片的第一反应是,这景搭的太繁华了,90 年代的上海哪有那么夸张?直到他们看到一张照片,还真是的。王家卫的说法是当年的上海人还没见过市面,这种霓虹灯的冲击感是很强烈的,所以要给 2023 年的观众一样的冲击感当然要更夸张一点。我记得 90 年代跟爸妈去乍浦路下馆子,还没开到那里了,远远的就可以看到整条街的灯和人,那个情景确实是对我来说留下深刻印象的。
92 年普通上海人的生活舒适度跟现在是不好比的,老上海人应该都记得那个过得还比较艰苦的年代。我们家住在爸妈单位分配的公房里,没有暖气也没有冷气。夏天暴雨会从阳台里漫进家来,冬天只能关紧不太密封的门窗烧一个煤气取暖器。甚至刚开始的时候还没有热水器所以洗澡需要在煤气灶上烧水然后跟冷水来 mix。大概就是那两年我爸妈操持了一场装修,把阳台封闭起来之后给我做了一个门板放下来可以变成单人床的柜子,当年感觉这个设计还挺新颖,而且我终于有自己的床了!不知道房屋私有化跟我爸妈决定装修有没有关系,反正大概就也是那几年开始说可以把自己住的公房买下来了,我记得当年的价格超级便宜,10 万都不到?现在这个房子也少说值几百万了。
21 年我搬来美国之前扫描了很多老照片,看到当年的那个小公房的样子,尤其是楼下的公共花园,原来是非常的简陋的,跟我记忆中的样子很不一样,这让我也正视了我记忆的偏差。
我爸妈当年在同一个服装厂的不同科室工作,我妈做设计,我爸做采购。当年的国企单位里人和人的关系都异常紧密,就比如「繁花」里爷叔到了外贸公司找个熟人,门卫马上说,哦那人啊,死了。就每家每户的生老病死喜事丧事整个厂里的人都会知道。这件事有好有不好吧,我妈现在跟以前厂里的一班老同事还是好朋友,但是同时她也很怕这些人八卦我们家的私事。像梅萍举报汪小姐这样的狗血事情,当年在他们厂里也没少发生。
93 年的时候我爸妈先后离开了服装厂去了外企,算是最早一批放弃铁饭碗的人。我爸先去了一家香港人的外贸公司,在八仙桥,就是现在的淮海路香港广场,他每天踩自行车上下班。我妈又去了一个日本外贸公司,在外滩东风饭店,也就是现在的 Wardolf Astoria。前两天看了一个以前做外贸的老法师在视频里说,当年做外贸的公司都要开在外滩,就是离外贸局近,好像还有个规定是外资公司也不能借普通的办公室,只能借用美金结算的酒店。 当年全中国第一家 KFC 就开在她公司楼下,我爸带我去接她下班然后排队吃 KFC,整整排了一个多小时最后却只舍得买了一份套餐。
93 年的时候我爸去学了开车,那个时候学开车的人很少,而且全是男的,我爸跟一帮一起学开车的人还成了「师兄弟」关系,还请过师傅来家里吃饭… 我爸开的第一部车是「普桑」,就是大众在上海设厂之后生产的第一代桑塔纳。
上海在没有高架路之前,从虹口开车去一趟虹桥是斜穿整个上海市区,要一个半小时。我还记得内环第一次开通,我爸开了一遍说去虹桥只要半小时了,当时觉得整个是 amazing! 小时候我每次坐差头还要晕车,但是后来坐我爸的车坐多了就好了。他从开始开车之后就经常跑外地工厂了,后来周末假期陪我爸跑工厂也成了我的活动之一。我感觉一方面是我爸也想有人陪陪他,另一方面有我在工厂老板就不会拉他喝酒或者干一些其他活动了。这点上我爸真是个非常正气的男人。
这段时间开始,「下馆子吃饭」成了我爸妈的日常,有时候是要招待国外来中国看厂的客户,有时候是跟他们自己的朋友。所以我也经常可以 tag along 去乍浦路、黄河路的饭店,乍浦路离我们虹口近点所以去得比较多,再到后来「天天渔港」开出来之后一下子很火爆成了吃饭最有面子的餐厅。我至今还记得第一次吃生鱼片就是在「天天渔港」。我爸非常喜欢吃,而且喜欢研究做菜,我记得那个时候他经常在外面吃完饭回家跟我描述他吃到的新菜,然后过几天就在家自己复刻出来了。那个年代的新东西如此之多,仿佛每天都在不停的发现。
在 80 年代末的时候我妈曾经也很想去日本,但是她说我爸不让她去,她也舍不得离开我。到了 9? 年她终于有机会自己去日本出差了~ 那个年代出国一次不容易,就连在日本公司会议室开会都还拍了照片留念,前几年翻到真是觉得好好笑。我记得那个时候我就很期待她或者她客户每次从日本带来的手信,什么东京香蕉就是那几年第一次吃到的,至今仍然是我的最爱~ 我爸妈以前的老同事因为各种借口出国的也不少,我至今还记得有个人出国的时候我爸妈带我去他们家聚会送行,他们几个同事一起凑钱买了一双 nike 送给他,因为那个时候的 nike 要几百块!
当年能出国去打工赚钱都是很被人羡慕的,因为工资比国内的多上好几倍。但是很多年之后我爸妈回想起来,说那个时候留在国内的机会才是最好的,这点大家看看宝总就知道了。戏里说到沃尔玛牛仔裤,这是很有典型性的外贸单子。我爸当年给人打工的时候也是常做 walmart, Kmart 的单子,后来自己做就不敢接这种客户了,单子太大风险也高,晚交货的每一天都要赔很多钱。
在外资外贸公司锻炼了几年之后我爸妈也跟汪小姐一样,自立门户单干了。我爸的专业就是价格和 supply chain。客户说要做什么样的衣服,他很快就可以报出每件的价格,找到可以提供面料辅料的供应商和可以加工成衣的厂家。我妈则是负责客户服务,和研究制衣的技术问题。我让我妈回忆当年的事情,她现在是觉得很有成就感,但是我记得他们当时每天都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下。Deadline,品控,还有各种工厂接单不接单,工人上班不上班的问题,老实说他们自从把公司关掉之后身体健康都有很大的提高。
我这两天意识到我现在回忆起我爸妈创业的经历,可能有点 survivor’s bias,就像我们看宝总的生意一样,好像当年的上海遍地是赚钱的机会。但是同样是做生意,我爸妈的朋友也有一直没有做起来,甚至是亏本的。我父母取得的成就,一方面是他们真的很拼,一方面也是运气好吧,就像玲子说要借给阿宝的运气一样。
「繁花」的最后,宝总打回原型,李李说「至真园」开业第一天就知道这个结局,上海滩的生意场就确实如此,一家唱完离场,换另一家上。我看的时候会想,这些人物往前推 30 年到今天,他们在干嘛?可能就像我爸妈,或者我爸妈的朋友们一样,做的好的移民海外定居,做的不好的留在上海养老。最终可能是个很平淡的人生,但是在那个年代他们都意气风发过,人生不过就是如此。
我爱的上海是个回不去的记忆中的上海,谢谢王家卫给我们还原的这份记忆~